【科目名稱】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科目編號】445
【主要內容】
一、基本要求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是國際中文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 由國際中文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 授權的各國際中文教育碩士培養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的目 的是測試考生相關的中外文化、教育學、心理學、跨文化交際的基礎知識、 基本素養及書面語表達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參考教材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年第4 版
《外國文化史》,孟昭毅、 曾艷兵,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年第 2 版
《跨文化交際學概論》,胡文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
4. 題型結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80 分
判斷題: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 概念解釋:2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10 分 簡答:2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論述: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0 分
簡答:1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10 分 論述:1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20 分
材料分析寫作 40 分
論說文:1 小題,每小題 40 分,共 40 分 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
⑴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⑵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試為其中的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理解所給文字材 料和題意的基礎上,寫出思想健康、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條 理清晰、語言規范的文章。鼓勵考生結合實際,發揮創造性。
三、考試范圍
1. 中國文化基礎知識
1.1 簡論
1.2 地理概況
1.3 歷史縱橫
1.4 姓氏與名、字、號
1.5 漢字
1.6 學術思想
1.7 古代教育
1.8 科舉制度
1.9 典籍藏書
1.10 科技成就
1.11 傳統建筑
1.12 古典文學
1.13 各類藝術
1.14 精美器物
1.15 風俗習慣
1.16 中外文化交流
2. 外國文化基礎知識
2.1 上古文化
2.2 中古文化
2.3 近代文化
2.4 現當代文化
3. 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3.1 緒論:跨文化交際與跨文化交際學
3.2 基本概念:文化與交際
3.3 跨文化交際的過程
3.4 跨文化交際的核心
3.5 提高跨文化意識
4.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4.1 對外漢語教育是一門專門的學科
4.2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發展與現狀
4.3 對外漢語教學的語言學基礎和教育學基礎
4.4 對外漢語教學的心理學基礎和文化學基礎
4.5 語言習得理論
4.6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4.7 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與發展趨向
4.8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應用
4.9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建設
原標題:2025年沈陽大學碩士研究生初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文章來源:https://yjs.syu.edu.cn/info/1020/3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