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考研備考  > 考研政治

24條馬原”根本“知識點,抓住考研政治規律

時間:2020-07-06 10:03:56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考研政治復習,如何記憶是一個難題。很多人覺得怎么考決定怎么記??佳姓螁芜x題特別熱衷考查核心、重要、唯一和最之類的表述。因此,大家在復習時一定要特別留心。今天小編幫助考生們歸納一些特殊提法,大家有空可以熟悉或抄寫一下?,F在讓我們從馬原部分的“根本”開始!

1.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2.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馬克思主義政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奮斗都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

5.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6.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發展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7.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認識方法。

8.認識必然和爭取自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標,是一個歷史性的過程。

9.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

10.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領導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11.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關系,包括實踐關系、認識關系和價值關系,其中實踐關系是最根本的關系。

12.從根本上說,實踐是認識的源頭活水。

13.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

14.在對待社會歷史發展及其規律問題上,歷來存在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唯物史觀,另一種是唯心史觀。

15.主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還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是唯物主義歷史觀與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根本分歧。

16.人們對于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最終取決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把握和順應程度。

17.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動力。

18.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內容,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根本尺度。

19.階級斗爭根源于階級之間物質利益的根本對立,根源于社會經濟關系的沖突。

20.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2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22.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以服務于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利益為根本內容。

23.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當代資本主義發生新變化的根本推動力量。

24.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根本依據。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