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考研備考  > 考研大綱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2024研究生考試大綱:《544中國古代文學Ⅱ》

時間:2023-07-31 09:10:48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中國古代文學Ⅱ》科目大綱

一、考核要求

《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課程內容包括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七個文學史時期,包括詩歌、辭賦、散文、駢文、詞曲、戲劇、小說等多種體裁和各個時期的文學發展、嬗變和文藝思潮。本科目要求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有比較全面的把握,有比較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理論基礎。具體包括:主要的作家與作品,作家與作品的基本風格與藝術特色,文學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文學不同時期劃分的依據,對古代文學作家與作品及其相關問題能夠進行有條理性和邏輯性的分析,有較好的審美能力與寫作表達能力等等,同時能注意到中國古代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緊密聯系。

二、考核評價目標

本科目主要考查學生學習閱讀和分析鑒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求重點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了解各個時期的文藝思潮、文學現象,以及各種不同的文體、風格與流派,以便為將來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本科目的考試命題,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課時比例來組配試卷,掌握好試題的重點、內容覆蓋面、能力層次和難易度??荚嚥扇¢]卷筆試的方式,題型主要有填空、選擇、名詞解釋、簡答、論述、閱讀理解等,可酌情組合,以測試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要考核評價目標。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50 分鐘。試題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規定時間內答完全部試題為限度。

三、考核內容

(一) 先秦文學

緒論

中國文學史的分期;中國文學的起源;先秦文學的形態及作者的流變;先秦文化與文學發展的軌跡。

第一章 上古神話

神話的概念及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四大神話及其蘊涵的民族精神——憂患意識、厚生愛民意識、反抗精神;上古神話的思維特征;上古神話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話對后世的影響。

第二章 《詩經》

《詩經》的編定和體制;《詩經》的內容——愛情婚姻、農事詩、征夫詩、思婦詩、民族史詩;《詩經》的藝術特點——賦比興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風雅頌不同的語言風格;《詩經》在文學中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三章《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

敘事散文的發展過程;《左傳》的敘事和記言;《國語》的文學成就;《戰國策》的文學成就;先秦敘事散文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第四章《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

先秦說理散文體制的逐步成熟;《孟子》散文的藝術成就;《莊子》哲學思想的詩意表現;《荀子》和《韓非子》的議論文;先秦說理散文的地位和影響。

第五章 屈原與楚辭

楚辭產生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離騷》的思想內容及美人香草意象、形式和語言;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問》《招魂》等;宋玉及其作品的地位及影響;楚辭的流變與屈原的地位和影響。

(二) 秦漢文學

緒論

漢代作家群體的生成;漢代文學發展的基本態勢;漢代文學與經學的雙向互動;漢代文學樣式嬗變及分期。

第一章 秦及西漢散文

《呂氏春秋》的成書及文學成就;李斯的散文及地位和影響;漢代初年的政論文;《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二章 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

騷體賦及“九體”;枚乘《七發》和“七體”;司馬相如的天子游獵賦;揚雄四賦;西漢其他賦家的創作。

第三章 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的生平;《史記》的成書;《史記》的敘事藝術、人物刻畫及風格特征;《史記》的地位和影響。

第四章 兩漢樂府詩

樂府和樂府詩;樂府詩的內容與藝術成就:豐富多彩的藝術畫面、嫻熟巧妙地敘事手法、異曲新聲與詩體演變。

第五章 東漢辭賦

班固、張衡的京都賦;述行賦和抒情小賦。

第六章 《漢書》和東漢散文

班固和《漢書》;《吳越春秋》;《論衡》和《潛夫論》。

第七章 東漢文人詩

班固、張衡、秦嘉的詩;酈炎、趙壹、蔡邕的五言詩;《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三) 魏晉南北朝文學

緒論

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興盛的情況;亂世與亂世文學;門閥制度與門閥觀念下的文學創作;玄學、佛教對文學、文人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歷程。

第一章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曹操與曹丕;曹植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建安七子及蔡琰;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阮籍、嵇康與正始詩歌。

第二章 兩晉詩壇

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左思、張協與劉琨;郭璞的游仙詩;王羲之、孫綽、許詢與玄言詩。

第三章 陶淵明

陶淵明的生平經歷與思想性格;陶淵明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陶淵明的地位及影響。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與吳楚風情;北朝民歌與北朝各民族的風習。南朝民歌與北朝民歌的差異。

第五章 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

謝靈運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興盛;鮑照的詩歌創作及其對七言詩的貢獻。

第六章 永明體與齊梁詩壇

沈約、謝朓與永明體;齊梁詩人集團;宮體詩產生的背景及其影響。

第七章 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北朝文化與文學;南北文風的交融;庾信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別開生面的魏晉文壇;南朝美文的衍化:齊梁新變之風;《水經注》與《洛陽伽藍記》。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志怪小說與志人小說;《世說新語》的編撰及其文學成就。

(四) 隋唐五代文學

緒論

開放的文化環境與唐代文學的繁榮;漫游、入幕、讀書山林之風、貶謫與唐代文學;佛、道二家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唐代文學的風貌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