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四六級考試結束后,第一時間登上熱搜的絕對是考生們的“神翻譯”,比如“red denglong(紅燈籠)”、“play the lion(舞獅)”、“boiling water(溫泉)”、“medical grass(藥草)”等等,考生們紛紛自創單詞,令人哭笑不得。那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好四六級的翻譯呢?
首先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四六級的命題方向。四六級翻譯考查的都是漢譯英,分值占比15%,文章長度有所區別。四級文章的長度大概是140-160個詞,六級文章的長度大概是180-200個詞,考查的主題基本上都是關于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這也就要求考生們在備考時多關注中國傳統文化,比如“剪紙paper-cutting”、“舞獅lion dance”、“燈籠lantern”、“藥草herb”等。只有平時復習時注意積累,才能在最后的考試中避免這些“神翻譯”。畢竟這些詞在翻譯中一旦出現,很有可能就是整篇翻譯的核心詞匯,核心詞匯出錯,最終的翻譯得分也會偏低。
其次大家覺得四六級翻譯難主要是難在單詞和句式。那我們如何在平時的復習中克服這兩大難題呢?在翻譯過程中遇到不會寫的詞匯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進行替換。比如在翻譯“外國人”時,可以翻譯為“foreigners、foreign people、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這些翻譯都是可以的,在遇到一些不會的單詞一定要靈活變通,不要在此絞盡腦汁,浪費太多時間;也不要空著不寫,首先想想有沒有什么替換表達。對于其他的一些不能替換的詞匯,當然要求大家在平時復習的時候要多背單詞。四六級翻譯中除了單詞對大家來說會比較困難之外,四字格詞語的翻譯也難倒大片考生。漢語中的四字格包括所有四個字組成的詞語結構,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成語、諺語等。對于這些四字格詞語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有兩種:直譯法和意譯法。比如2019年的六級考試中出現了很多四字格詞語,如不畏嚴寒、傲然綻放。遇到這些詞語時,首先我們可以按照其字面意思直譯,如“不畏嚴寒、傲然綻放”的意思就是“迎著嚴寒綻放”,我們可以翻譯為“blossom against the cold”,一個英文表達可以同時包括兩個中文四字格的意思,如果考生們難以想到這種表達,也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為“not afraid of the cold and blossom boldly”,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出來也是正確的,這就是我們按照直譯的方式翻譯,直譯也是我們在翻譯此類四字格詞語用到最多的翻譯方式。再比如2018年6月的六級翻譯中“日益嚴峻”,直接翻譯為“increasingly severe”,也是直譯的方法。2018年6月的四級翻譯考的是“泡茶飲茶”,其中出現了“隨喝隨添”這樣的四字詞語,此時我們可以換一種理解方式,可以理解為“保持茶杯一直是滿的”,所以可以意譯為“the cup is kept filled”。意譯法在四六級的翻譯中較少使用,大多數時候使用直譯法即可。但是無論直譯還是意譯,我們都要先對四字格詞語做簡單處理再進行翻譯。
四六級的翻譯這道題目還是需要考生在平時復習的時候多下功夫,多背單詞、多積累,在考場上要學會靈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