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考研備考  > 考研大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814遙感原理與應用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時間:2022-07-18 09:13:00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課程目標

《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內容包括遙感的物理基礎與成像機理、遙感圖像處理與分析和遙感應用三大部分。通過學習,學生應能掌握遙感技術的基本理論,掌握遙感圖像處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遙感圖像的地物影像特征、遙感圖像解譯的基本技能,具備利用遙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了解遙感研究現狀、遙感技術發展趨勢與應用領域,并具備靈活應用各部分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電磁輻射的基本理論和地物的光譜特征,掌握遙感信息的來源與特征,理解遙感圖像的成像原理,掌握遙感圖像處理與解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遙感主要應用領域及發展趨勢。 

第二部分 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遙感的基本概念

1.理解并掌握遙感的基本概念、類型、特點及優勢。

2.理解遙感系統的構成。

3.了解遙感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

第二章 電磁輻射與地物光譜特征

1.理解和掌握電磁波譜,輻照度,輻射出射度,輻射亮度,朗伯源,絕對黑體,太陽常數,大氣窗口、反射率及反射波譜等基本概念。

2.熟悉遙感常用的電磁波段,理解和掌握普朗克定律,斯蒂芬-波爾茲曼定律,維恩位移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3.了解大氣的成份和結構。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影響,掌握大氣散射的類型及其特點,大氣窗口的光譜段。

4.了解太陽輻射與地球輻射的特點,了解地球輻射的分段特征。

5.熟悉并掌握植被、水體、巖石和土壤反射波譜的特征。理解環境對地物光譜特性的影響。

6.理解地物波譜的概念及其對遙感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三章 遙感成像原理與遙感圖像特征

1.了解世界范圍內主要的陸地衛星、氣象衛星、對地觀測系統(EOS)衛星和海洋遙感衛星平臺的特點。

2.掌握目前常用的國外遙感資料(AVHRR、TM、ETM+、SPOT、IKONOS、QUICKBIRD、MODIS等)和我國主要衛星遙感資料的基本技術參數(波譜段范圍、分辨率等)。了解高光譜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傳感器的最新進展。

3.掌握垂直攝影像片中垂直投影與中心投影的區別。

4.掌握光機掃描及固體自掃描(推帚掃描),瞬時視場角,高光譜遙感的概念。

5.理解攝影成像原理與影像特點。

6.理解掃描成像原理與影像特點。

7.掌握微波遙感、主動遙感與被動遙感概念,了解微波遙感特點,類型及主要傳感器工作原理。了解微波傳感器的最新進展。

8.掌握遙感圖像空間分辨率、波譜分辨率、輻射分辨率、時間分辨率的概念及意義。

第四章 遙感圖像處理

1.理解顏色視覺的相關概念、顏色的表示方法。

2.掌握遙感數字圖像、圖像數字化、象元、灰度值等基本概念,理解遙感數字圖像的特點及表示方法。

3.熟練掌握加色法和減色法的彩色合成原理。

4.掌握輻射校正,幾何校正等基本概念,理解數字圖像與模擬圖像的主要區別。

5.理解引起輻射畸變與幾何畸變的主要原因,熟悉遙感圖像輻射校正和幾何校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6.理解遙感數字圖像對比度增強、空間濾波、彩色變換,圖像運算、多光譜變換和多源信息復合的基本方法、原理、步聚和特點。

第五章 遙感圖像目視解譯

1.了解遙感圖像目視解譯的概念與作用。

2.掌握遙感圖像目視解譯的直接解譯標志、間接解譯標志和解譯方法,掌握目視解譯的基本步聚。

3.掌握遙感攝影像片的特點與解譯標志、遙感掃描影像特征與解譯方法,了解微波影像的解譯標志與地物影像特征。

4.掌握遙感數字圖像計算機分類的一般原理,理解其分類的基本過程。

5.掌握遙感圖像監督分類與非監督分類的概念,掌握遙感圖像監督分類與非監督分類方法的技術過程、基本原理及其優點和不足。熟悉決策樹分類法、專家系統分類法、人工神經網絡分類法和面向對象分類法等高級遙感圖像分類方法。

6.了解遙感圖像計算機解譯技術主要發展趨勢。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