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13日電(許婧)9月12日,華東理工大學迎來了2021級研究生入學報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生新生們分別在徐匯和奉賢校區同時報到,在這“理”揚帆啟航,開啟研究生生涯的新征程。
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筑牢校園安全防線,華東理工大學嚴格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的原則安排新生報到。在經過測體溫,查驗健康碼、行程碼,進行核酸檢測幾道防疫關后,新生正式報到入學。
在華理校園,隨處可見的“熱烈歡迎2021級研究生新同學”“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等標語,為研究生“萌新”營造了濃厚的歡迎氛圍。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校圍繞“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這一主題,采用“線上與線下同步,以線上為主”和“分散和集中結合,以分散為主”的形式開展迎新工作。
新生最萌年齡差 男女生比例1.073:1
今年華理研究生新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4800余人。研究生新生大數據顯示,今年招收的博士生數為564、碩士生數為4274,男女生比例1.073:1,分布在全校19家培養單位。其中,機械工程和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兩個專業的男生比例最高,男女比為9:1;翻譯專業的女生比例最高,男女比為1:22。年齡最大的新生來自商學院MBA,出生于1973年;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2年,年僅19歲,與最年長新生相差29歲。
馳援河南救災的新生 用所學行公益
在今年報到的新生中,有這樣一位新生的身影,她就是2021級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研究生新生胡玉婷。在今年河南特大暴雨災害中,身為退伍軍人的她,響應號召,第一時間趕往家鄉河南,參與衛輝一線救援工作。在抗災搶險工作接近尾聲后,她又請纓留在了衛輝。利用專業所學,聯同當地的社會工作服務組織,為衛輝的孩子們舉辦一場軍旅題材的暑期夏令營,充分顯示了華理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生日恰逢入學 華理一碗面送溫暖
在新生報到前,華理研究生迎新工作組通過大數據查詢發現,報到當天有9名新生過生日,為了讓遠離家人的新生在學校也度過一個溫馨的生日,華理在兩校區的食堂分別為過生日的同學送上生日面。
來自化學學院的王建民是一位“95”后,研究生入學恰逢23歲生日。報到當天,在奉賢校區一食堂吃到生日面的王同學表示:“入學第一天能夠收到學校的祝福,令我驚訝,更令我感動。這個生日是我過的最有意義、最難忘的生日。感謝學校的祝福,也希望自己能學有所成,不負學校的培養。”
溫暖迎新還體現在細節處:學校安排“愛心短駁車”,從入校處接送學生至校內核酸檢測點和宿舍,實現新生能夠直接“拎包入住”宿舍;500余名本科生擔任志愿者,積極為學長學姐做好引導和貼心服務;提前開啟“綠色通道”,方便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線上暫緩繳納學費,安心報到入學……
報到當日,校黨委書記杜慧芳,校長軒福貞,副校長胡寶國,王慧鋒,朱為宏,來到徐匯和奉賢校區,現場檢查和指導迎新工作,并走訪學生宿舍,給研究生新生帶去了學校的關心與問候,囑咐新生好好學習、努力鉆研,力爭在科研攻關上不斷創新,取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