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專業綜合(含軟件工程學基礎、高級編程語言(C與C++))
考試形式:擬采取線下機考形式
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00分
(一)軟件工程學基礎(占75%)
考試要求
了解軟件工程發展史,理解軟件工程、軟件生命周期概念,掌握軟件過程的經典模型。
掌握軟件開發中的基礎內容: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和測試、軟件維護以及軟件項目管理,掌握這些內容的目標、任務、特點、步驟及方法。
理解面向對象方法學概念,掌握面向對象分析、設計和實現所涉及的模型和方法。
能夠綜合運用軟件工程理論、方法對實際應用問題進行分析、設計和實現。
二、考試范圍
1.軟件危機與軟件工程
軟件的發展、軟件工程概念、軟件生存周期以及經典軟件過程模型
2.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的任務、步驟
(2)系統流程圖設計、數據流圖的設計、數據字典的設計
(3)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3.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任務、方法
(2)實體-聯系圖、狀態轉換圖
(3)圖形工具:層次方框圖、Warnier圖、IPO圖
(3)驗證軟件需求
4.總體設計
(1)設計過程、設計原理
(2)啟發式規則
(3)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
5.詳細設計
(1)結構程序設計、人機界面設計
(2)過程設計工具
(3)面向數據結構的設計方法
(4)程序復雜程度的定量度量
6.編碼與測試
(1) 編碼風格
(2) 軟件測試基礎
(3)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
(4) 白盒測試技術、黑盒測試技術
(5) 軟件調試過程、途徑,估算平均無故障時間方法
7.軟件維護
(1)軟件維護的定義、特點、過程
(2)軟件的可維護性
(3)預防性維護
(4)軟件再工程過程
8.面向對象方法學
(1)面向對象基本概念、UML
(2)面向對象分析的基本過程,建立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功能模型
(3)面向對象設計的準則、啟發規則、軟件重用及系統分解,設計問題域子系統、
人機交互子系統、任務管理子系統、數據管理子系統、類中的服務、關聯及優化。
(4)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風格、面向對象測試策略、面向對象軟件設計測試用例
9.軟件項目管理
軟件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進度計劃、人員組織、質量保證、軟件配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三、參考書目
1.張海藩,軟件工程導論(第六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二)高級語言編程(C與C++)(占25%)
一、考試要求
對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算法思維有系統深入的理解;
掌握程序設計基本數據結構和控制結構、程序設計過程及常用設計方法;
問題分析能力:將實際問題解析轉化為相應的高級語言算法;
程序實踐能力:正確地將算法轉換為高級語言程序代碼,并得到正確的結果。
二、考試內容
1程序設計基礎
(1)變量、作用域及生存期
(2)運算符與表達式
(3)數據輸入及輸出
2數據類型
(1)基本數據類型
(2)數組類型
(3)字符串
(4)結構體類型
(5)指針
3基本控制結構
(1)順序控制結構
(2)條件控制結構
(3)循環控制結構
(4)函數的定義及使用
4數據持久化
(1)文件的概念與類型
(2)文件的操作
5常用求解方法及算法
(1)求解方法
(2)排序算法
(3)查找算法
三、參考書目
1.C程序設計(第四版),譚浩強,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2.《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蘇小紅、王宇穎、孫志崗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
原標題:2025年碩士研究生復試考試大綱
文章來源:https://computer.upc.edu.cn/2024/0924/c6280a440940/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