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碼: 342 考試科目: 農業知識綜合四
本考試大綱由 農學院 (單位)于 2021 年 8 月 20 日通過。
一、考試性質
該考試是為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農村發展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而 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科目, 目的是科學、公平、 有效地測試學生掌握大學本科階段農村社會學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 理論,以及運用農村社會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 錄取者具有基本的農村社會學知識,并有利于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 所相關專業的擇優選拔。
二、考查目標
涵蓋了農村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包括農村社會結構、 農村社區發展條件、農村家庭與農村組織、農村社會保障措施,以及 國內、外農村社會管理的方法與經驗、農村社會管理與農業可持續發 展的關系等內容。
要求考生:
1. 掌握農村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
2. 掌握農民、農業和農村的基本概念, 了解農民的思想、行為 等特征,正確區分和掌握自然科學、經濟學和社會學視角下的農業概 念,理解農業的多功能性。
3. 掌握農村社會組織的含義、構成要素,村民自治及其組織的概念和內容,了解農村社會組織的組織類型,以及農村社會組織演變 的歷程。
4. 掌握農村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的內涵, 了解中國農村社會分 層和社會流動的歷史變遷過程,掌握當前中國農村社會階層現狀和存 在的問題、農村社會流動的制約因素以及發展趨勢。
5. 掌握農村社會管理對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的作用與地位。
三、適用范圍
考試大綱適用參加沈陽農業大學農村發展專業碩士考試的考生。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試卷內容結構
農村社會與社會組織 20%
農民、農業和農村 30%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30%
農村社會與可持續發展 20%
( 三)試卷題型結構及分值比例
基本概念 20 分;
判別分析 30 分;
簡答題 60 分;
論述題 40 分。
五、考查內容
1.農村社會與社會組織
農村社會的基本概念、組織形式與研究方法;農村社會組織的含義、構成要素,村民自治及其組織的概念和內容,農村社會組織的組 織類型、演變歷程。
2. 農民、農業和農村
農民、農業和農村的基本概念,農民的思想行為特征,中國農民 社會地位的變遷及價值觀念。自然科學、經濟學和社會學視角下的農 業概念及其多功能性;農村和農村社區的概念、社區的類型以及鄉村 振興戰略。
3.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農村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的內涵,中國農村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 的歷史變遷過程,當前中國農村社會階層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農村社 會流動的制約因素以及發展趨勢。
4. 農村社會與可持續發展
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的概念,工業化道路的探索歷程和既定 的發展模式。我國城鎮化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道路。針對農村 土地問題、教育問題、環境問題和貧困問題形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六、本校本科生教學用書
《農村社會學》(國家級重點規劃教材),鐘漲寶主編,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0
原標題:沈陽農業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文章來源:https://grs.syau.edu.cn/info/1118/7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