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名稱: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
專業代碼及名稱: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科目代碼及名稱:XXX數據結構與程序設計
試卷總分:150
考試時間:180分鐘
【目標】
1.掌握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基本操作的實現,能夠對算法進行基本的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的分析。
3.能夠運用數據結構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問題的分析、判斷與解決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具備采用C語言設計與實現算法的能力。
4.數據結構與程序設計基礎在試卷總分中各占50%。
【數據結構部分(50%)】
一、線性表
(一)線性表的定義和基本操作
(二)線性表的實現
1.順序存儲
2.鏈式存儲
3.線性表的應用
二、棧、隊列和數組
(一)棧和隊列的基本概念
(二)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三)棧和隊列的鏈式存儲結構
(四)棧和隊列的應用
(五)特殊矩陣的壓縮存儲
三、樹與二叉樹
(一)樹的基本概念
(二)二叉樹
1.二叉樹的定義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
3.二叉樹的遍歷
4.線索二叉樹的基本概念和構造
(三)樹、森林
1.樹的存儲結構
2.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
3.樹和森林的遍歷
(四)樹與二叉樹的應用
1.二叉排序樹
2.平衡二叉樹
3.哈夫曼(Huffman)樹和哈夫曼編碼
四、圖
(一)圖的基本概念
(二)圖的存儲及基本操作
1.鄰接矩陣法
2.鄰接表法
3.鄰接多重表、十字鏈表
(三)圖的遍歷
1.深度優先搜索
2.廣度優先搜索
(四)圖的基本應用
1.最小(代價)生成樹
2.最短路徑
3.拓撲排序
4.關鍵路徑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順序查找法
(三)分塊查找法
(四)折半查找法
(五)B樹及其基本操作、B+樹的基本概念
(六)散列(Hash)表
(七)字符串模式匹配
(八)查找算法的分析及應用
六、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起泡排序(BubbleSort)
(四)簡單選擇排序
(五)希爾排序(Shell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歸并排序(MergeSort)
(九)基數排序
(十)外部排序
(十一)各種排序算法的比較
(十二)排序算法的應用
【程序設計基礎部分(50%)】
一、數據類型、運算符與表達式
(一)C語言的基本數據類型;
(二)C語言標識符、變量、常量;
(三)C語言的基本運算符、表達式。
二、控制結構
(一)C語言語句:包括表達式語句,空語句,復合語句;
(二)輸入輸出函數:包括正確輸入數據并正確設計輸出格式;
(三)選擇結構:包括單分支if、if-else、if多分支、switch結構;
(四)循環結構:包括for、while、do…while結構。
三、數組
(一)一維數組和二維數組的定義、初始化和數組元素的引用;
(二)字符串與字符數組;
(三)數組應用。
四、函數
(一)函數的聲明、定義、調用,包括理解函數的調用過程;
(二)函數形參與實參,包括理解參數的傳遞過程,掌握傳值的參數傳遞方式;
(三)函數的嵌套調用,遞歸調用;
(四)變量的生存期與作用域,包括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五、指針
(一)地址、變量、指針的關系;
(二)指針和數組的關系:包括一維數組、二維數組的地址法訪問;
(三)指針與函數的關系:包括指針做函數的參數、數組做函數參數。
六、結構體
(一)結構體、枚舉類型的使用;
(二)typedef的使用;
(三)結構體指針
七、其他
(一)指針、鏈表的使用;
(二)文件的讀寫操作。
原標題:內蒙古師范大學關于調整碩士研究生 招生考試部分專業初試科目的公告
文章來源:http://yjsc.imnu.edu.cn/info/1004/3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