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20級本科生旦增熱確對前不久的雨花臺之行印象深刻。
他和學校的少數民族同學走進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一件件烈士遺物、一張張歷史照片、一篇篇真實史料沖擊著同學們,讓旦增熱確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各民族的同學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走向未來”。
自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校各部門、院(系)發揮“三全育人”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關愛經濟困難學生成長,關心少數民族學生發展,聚焦學生高質量就業。此外還結合教育思想大討論,在全校范圍內廣泛征求意見,討論如何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培養出更多黨和國家需要的拔尖創新人才。
“要推進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提升,必須從思想上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深刻認識和把握立德樹人的內涵,突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職責,探究如何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使命。”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說,要準確理解和大力踐行“生為首位”,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發展權利。要進一步匯聚全校智慧力量,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一體化育人體系,使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成長環境中健康成長。
給學生更多人文關懷
“我和同學在廣場上玩了一節課時間,感覺像逛街一樣,我們喝了茶、讀了詩、畫了畫,還拿了獎。很放松,很有意思!”這是東南大學本科生許同學參加心理日活動之后的感受。
5月25日,該校九龍湖校區大學生活動廣場熱鬧非凡,同學們趕來參加學校心理健康游園會。
游園會緊扣“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啟航”主題,把心理教育與文化、生活融合,借助學生喜聞樂見的“詩(文映心)”“書(寫舒心)”等8種方法,組織寓教于樂的趣味活動,向同學們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
主題教育以來,該校進一步構建“多維心理測評與隨訪評估體系”,通過心理測評與談心談話隨訪、日常觀察反饋等環節,將學生分為應激敏感、重點關愛、咨詢輔導和自我適應與成長4類人群。
針對需要關愛的重點人群,該校提供全方位的日常心理咨詢服務。學校邀請研究生導師、班主任、教學院長、輔導員等教育管理人員參與心理健康座談沙龍,研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服務聯動措施與條例,優化心理健康管理與服務。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東南大學團委面向全體團員青年開展聚焦學生發展需求的調研工作。比如,針對學生社團層面暴露出來的難點、痛點問題,分類別通過調研座談會、訪談、問卷調研等形式了解摸清社團需求、困難和建議;同時聯系兄弟高校社團管理部門進行交流走訪,學習借鑒成功經驗。
各類豐富活動促主題教育入腦入心
最近,東南大學研究生講師團在校園里人氣很高。他們以黨課為孵化基礎,立足學科特色,圍繞黨史黨建、形勢與政策、學術前沿、文化傳承等主題進行宣講。目前,講師團已舉辦30余場宣講活動。
連日來,在移動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第18屆“江蘇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90后教授梁樂正在潛心研究面向6G的智能通信接收機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他表示會將本次主題教育的所學所思轉化成前行的動力,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向6G通信進軍,為新時代我國移動通信事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近期,該校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知識競賽、主題書展、“六朝松大師講堂”等各類主題教育相關活動百余次。
“生為首位”聚焦學生高質量就業
最近,該校經濟管理學院2023屆本科生李家欣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此前,她對中建集團心儀已久,通過學校就業辦訂閱號了解到中建八局將在學校舉辦招聘會。于是,她在招聘會現場投遞了簡歷,最后被順利錄取。“通過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類課程,我提前了解到就業行情,確立就業目標,很早就圍繞目標做好準備。”她說。
在此前的主題教育調研中,東南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顧欣了解到,一些準備就業的研究生在具體的職業選擇上感到迷茫。有學生建議學校應該不斷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多渠道助力學生高質量就業。
針對這些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顧欣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通過深入校地、校企合作,搭建實習實踐平臺,優化升級咨詢服務。
5月17日,該校2023屆畢業生招聘會暨第十六屆暑期實習生招聘會如期舉辦,76家優質單位參會,為畢業生提供4000余個優質崗位與實習崗位。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校通過深入校地、校企合作,搭建實習實踐平臺,優化升級學生生涯咨詢服務。目前,該校針對2023屆畢業生累計舉辦空中宣講會814場、線下宣講會758場,舉辦14場“人才報國”系列線下大中型招聘會,23場組團線下專場招聘會。
為讓有明確就業意向的同學少走彎路,該校與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的人力資源部門對接,舉辦分行業、分地區、分類別的組團招聘會,精準推送崗位需求信息。
“東大近年來踐行‘術至上、生為首位、師為根基’,把人才培養作為全校‘一號工作’,為同學們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最優的學習生活體驗,與大家共同建設美好的東大家園。”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黃如說,“學生是孩子,我們要思考怎樣愛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應學生之所需。凡是有利于學生培養、有利于學生成長、有利于學生體驗的事,要堅定不移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