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研招資訊  > 院校資訊

山東工商學院:讓青春在創業中閃耀

時間:2023-03-10 09:39:36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我堅持做創業,做公益,不止是回報社會對我的關愛,更是要讓自己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這是獲得2021年度教育部“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創業類)”的山東工商學院校友龔鈺犇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大廳吐露的心聲。高考前,龔鈺犇為救同學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右腿,進入大學后在學校的幫扶下成立了創業工作室,并在師哥引路、導師指導下開啟了創業之路。

在山東工商學院,和龔鈺犇創業經歷一樣獲得培養與扶持的同學還有很多。“山東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校易行創始人邱道發從創業點子課堂中啟發、硬件實驗室研發到創業中心軟件開發,再到市場測試與開發,無不是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如今所創辦企業已經成長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得“全國創業英雄百強”的劉金虎從創辦運營校園公眾號開始走上創業之路,疫情期間,他帶領方片新媒體百人團隊采用“阿米巴”模式,為300多家企業進行數字營銷賦能,幫助企業成功渡過難關。首批入駐大學生創業中心、獲得“全國青年創業先鋒”的陳永軍在新營銷的路上又開啟了與名企合作的模式,與張裕集團合伙成立的“張裕果趣”已進入第二個年頭,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元。迄今,山東工商學院創辦和運營企業的校友有近萬名。

推進組織創新與體制改革,提升組織創新力

山東工商學院緊密對接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產業需求,為企業與社會組織提供“產業學院+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實驗實訓中心+服務中心”鏈式創新服務。學校與行業、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新興學院,與多家企業建成數字經濟現代產業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8個新興產業學院。建有150余個實驗室,建成4個創新中心,16個研究中心(院),建成6個實訓中心,就業服務中心、大學生創業中心等4個服務中心。通過開展鏈式創新系統化解決行業與產業問題,輸出創新服務。山東工商學院黨委書記白光昭說,“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高等學校也必須不斷進行自我革新以適應時代變化,我們建設新興學院、構建鏈式創新服務模式就是要適應產業發展新趨勢,滿足社會發展新需求。”

2015年,山東工商學院學院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統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協同教務、學工、人事、科研等多部門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先后制定并實施了《山東工商學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山東工商學院“第二課堂成績單”學分認定及實施辦法(試行)》、《山東工商學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等10多項改革,極大激發了學校的組織活力與創新力。

實施思專創融合改革,強化“兩能力兩素養”

學院圍繞新時代高等學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三個基本問題,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與教育目標分類法,完成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將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與要求充分融入到專業教育之中,完成了專創融合改革,確立了“素質+專業+創新創業+財商教育”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提升大學生“兩能力”,即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兩素養”,即數字素養和財商素養,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財富觀,綜合素質“硬”、專業基礎“實”、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強”、數字素養和財商素養“高”的復合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

完成全部56個專業的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形成“1+2+3+X”專創融合課程體系。在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每個專業建設2門以上專創融合示范課程,增加《產業前沿》《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基礎》等課程與內容,開設《大創訓練與學科競賽概論》實踐課程。通過構建以專創融合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搭建起四層次遞階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從“知情意行”四個維度搭建四層次、全覆蓋、全程化、遞階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通過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專創融合課程、創新創業實訓課程、創新創業實踐課程等系列課程,逐級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學校已建設各類創新創業課程超過500門。

拓展新型育人平臺,用大數據助力大學生個性化成長

山東工商學院教師開發的54門在線開放課程首批上線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其中,依托中國大學MOOC平臺10門、智慧樹平臺44門,10門課程在兩個平臺同時運行。

開辟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創設大學生個性化成長大數據平臺——到夢空間。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第二課堂學分,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創新實踐活動經歷和成果等相關數據,均在大數據平臺上客觀記錄、認證,形成第二課堂成績單,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納入人才培養體系。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有效引導和助力了大學生個性化成長,與第一課堂成績單一起為學校人才培養評估、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社會單位選人用人提供重要依據。

打造“一院一品”賽事平臺。根據各學院學科與專業特點,打造創新創業競賽品牌,構建分階段、分層次的競賽運行體系。拓展競賽項目培育體系,推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互聯網+大賽與課程相結合,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推動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培養專創結合的創新創業人才。3年來,在校大學生競賽參與率超過97%,獲省部級以上比賽獎勵超過600項,累計獲批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336項,國家級項目100項。

打破專業界限,開設數字經濟方向創業先鋒班和創新創業微專業,開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校企雙方聯合編制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密切與產業結合,采取小班化授課、問題導向教學、案例教學,以創業項目落地為導向,學、用、創緊密融合。至今已培養7屆300余名創業者。為創業者開辟創新創業實踐場所,先后接納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超過800支進駐,孵化出創業企業超過400家。

開辟校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成60多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及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通過校企合作開展專業共建、課程開發以及教學實訓,在企業場景中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實施績效與評價制度改革,激發師生能動性與創造力

全面實施績效改革,將創新創業工作與學科建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一并設置為關鍵指標,通過設立特別業績、綜合業績、目標業績等分層次績效,鼓勵獲取重點突出業績,實現優勞優酬??冃Ц母飿O大提升了教師對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效激發了開展創新創業工作的能動性。山東工商學院院長楊同毅強調,“新時代的高校教師的職責定位不能停留在完成教學任務上,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社會服務、學科建設都是應有的職責。”

充分發揮評價與考核的導向作用,將教師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學科競賽獲獎等項目列入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與績效考核體系,讓教師的雙創教育勞動成果成為獲得職業發展的重要“砝碼”。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隋金雪副教授說,“一直對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情有獨鐘,現在有了制度支持,指導學生競賽的熱情更高漲了,對學生取得更好成績更有信心了。”

改革課程考核方式,鼓勵基于真問題的教育教學改革,立項建設課賽融合課程,將作品評價作為學業成績評價重要內容,重點考核學生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

設立大學生創新獎學金,鼓勵在創新創業競賽、專利申請、論文發表、大創訓練項目立項等方面取得成績的大學生多出創新創業成果。2022年,有1300余名大學生獲得創新獎學金,共發放創新獎學金20萬元。

抓好兩支隊伍建設,夯實雙創優質師資保障

狠抓雙創師資這個關鍵資源,建設雙創教學和雙創指導兩支導師隊伍。制定實施了《山東工商學院創業導師管理辦法》,對創業導師聘任、使用、激勵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共聘請來自企業、投資機構、行業組織導師180余人,每年線上線下開展講座、沙龍、論壇、評審、咨詢、培訓、指導等活動超過500人次。面向校內專業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建設一批校內導師團隊,開展課程開發、教研教學、競賽指導。以此為基礎,開展創新創業名師工作室、創新創業示范課程立項、重點競賽項目立項建設。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師資保障。

通過實施體制機制改革、思專創融合改革、育人渠道創新、績效與評價改革等系列舉措,山東工商學院實現了社會服務、育人模式、課程建設、教學方法以及師生評價體系的創新與突破,有效提升了學校的組織創新力和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輸出創新動力與人才支持。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