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研招資訊  > 院校資訊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 寧夏大學唱響新生教育主旋律

時間:2022-10-11 09:25:36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對拓展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指明了方向。為了落實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寧夏大學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理念,在知行合一的共同語境下,多措并舉、內外聯動,以德育為引領、智育為保障、美育為增色、體育為載體、勞育為補充,五育并舉促進新時代青年全面發展,逐步構建“大思政”育人的新格局。

德育為先,吹響思政教育“沖鋒號”

時維九月,疊翠流金。9月15日,在寧夏大學“校慶日”的喜慶時刻,2022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文萃校區田徑場隆重舉行,來自祖國各地的5477名本科及預科生同學、2594名碩士研究生同學和156名博士研究生同學帶著親人的囑托與期許,在賀蘭山下齊聚,共同開啟在寧夏大學新的人生旅程。

學校黨委書記李星老師以“新時代的‘我們’”為題,圍繞“我們”處在一個最偉大的新時代和新時代的“我們”進行了深入講授。一是深刻認識偉大的新時代內涵,要用“辨方位而正則”的發展性目光,領悟新思想,開創新未來。二是要深刻認識新時代的我們,要有“時代新人”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三是要在新時代定義我們的青春,從“在新時代明確青春責任”“在新時代開闊青春眼界”“用胸懷天下的品質激揚青春”三個維度,以“寧大人”這個共同的身份符號,將“你”、“我”變成“我們”,以命運共同體的身份,一起奮斗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創造不平凡的我們。學校以“開學第一課”為品牌引領,將黨委書記第一課的思想涵養延伸到專業教學每門課,引導學生“從知到行”,實現一堂思政課的“開花結果”。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天之木,必有其根。開學典禮上,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彭志科老師以寧夏大學64年來篳路藍縷、砥礪前行孕育出的“沙棗樹精神”為載體,深入闡述了“致敬”與“傳承”,“根”與“本”的關系。他表示,中華民族的崛起是根,中華民族的復興是本,有了民族的崛起和復興,才會有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探索真理、堅持真理是根,堅持理想、踐行初心是本,為探索真理、堅守初心而學習,學習才會有動力。根深方能葉茂,本固才會枝榮。鼓勵全體新生通過讀書強壯智慧的 “枝干”,通過思考滋養精神的“綠葉”,通過創新反哺培育自己的“大地”,努力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德.JPG

智育啟慧,彈好入學教育“協奏曲”

為助力新生順利開啟大學成長之路,寧夏大學舉全校之力、匯各部門之智,高質量完成“迎新季”系列入學教育。一是啟動前置教育,借助易班平臺云端解答新生入學疑惑。內容涵蓋交通注意事項、入學須知、校園生活、平臺使用說明等各個方面,為學生提供線上便捷化“服務清單”。二是融匯專題專項,搭建新生教育引導的“多架橋”和“立交橋”。各部門、學院、書院根據工作實際,創新工作形式和載體,以黨的二十大召開為契機,以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重點,以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廉潔教育、校史教育、校紀校規教育、安全教育、適應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網絡文明守紀與安全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疫情防控、杜絕餐飲浪費等為主要內容,多管齊下,合力打造“一主題一品牌”的新生入學教育。三是賡續青年力量,理論宣講是堅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工程、長期工程。學校以“遇見,新‘寧萌’——學長學姐對你說”為平臺,讓青年人講給青年聽,促進青年理論宣講與思政教育同頻、與學校發展共進。

體育強魄,亮出軍事訓練“集結號”

軍訓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一環,是人生成長路上中彌足珍貴的體驗。寧夏大學堅持國防理論學習、軍事體能鍛煉和紅色精神引領三重發力的軍訓育人理念,推動體育育人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攜手共進。以一堂定軍心的思政課堂,堅定“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一場強軍魂的歌詠比賽,唱響青年堪當重任的時代強音;一場展軍姿的成果展示,詮釋青年愛黨愛國的強軍壯志。參訓學生在體驗中收獲,在歷練中成長,一堂堂高質量的國防教育課、愛國主義教育課和軍事訓練實操課無縫穿插,一同吹響的“颯爽英姿致青春”的軍事訓練“集結號”。

體.jpg

美育潤心,齊奏文藝思政“交響樂”

“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寧夏大學始終堅持以美育人,將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與校園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在2022年“青春為我作證”迎新生文藝晚會上,學校以“12345”開創美育教育新局面。以“青春”為主旋律的一個切入點;“校訓”和“沙棗樹精神”兩個精神引領;“勵志榜樣:全國人大代表”“名師榜樣:不同崗位老師代表”“身邊榜樣:杰出校友代表”三個采訪層次;“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情景式”四種創新模式;“黨史學習教育”“政策優勢傳播”“贊美祖國大好河山”“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學生成長成才”五類亮點資源,“12345”打造一堂精彩紛呈的現場文藝思政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大學生美育既要發揮學生主體參與性,更要展示學生主導創新性。寧夏大學自2021年成立“沙棗花香”大學生藝術團,構建了以美育課程、校園文化、藝術實踐、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學生主動將喜愛的文藝元素與自身藝術特長緊密結合,依托美育涵養校園文化的土壤,成功打磨出“覺醒年代”“我們的青春”等多個優質美育作品,切實發揮好文藝思政培根鑄魂的作用。

美.jpg

勞動育人,譜寫知行合一“進行曲”

勞動教育是培養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其他四育的基礎。為了鼓勵學生以志愿者身份做好勞動教育,學校強化“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依托“到夢空間”將“第二課堂成績單”有機融入學校勞動育人大局。學校注重將勞動教育融入“事”,在勞動實踐中將鮮活的思政課素材及時轉化為育人素材,增加“大思政課”的針對性。在新生報到、開學典禮、迎新晚會、疫情防控等大型活動組織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紅”的身影。入學引導、行李搬運、座椅擺放,看似簡單的體力勞動,時刻閃爍著“為同學們服務”的暖心光芒。勞動教育是新時期黨對高校教育的新要求,是不斷深化扎根中國大地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學校將繼續深化“以勞育德、以勞育智、以勞育體、以勞育美”的融合理念,打造以勞動為雙腳的“行走的思政課堂”。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而大學之際在于初,在于嚴格把守新生入學系列教育的重要關口。寧夏大學提前謀劃、精準部署,緊抓“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以“新生入學方案”為行動指南,暢通各職能部門共同目標、共同責任的新生入學教育“主通道”。在“頂層設計”和“基層推動”的協同發力下,深耕具有寧大特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打好“迎新季”“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組合拳。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