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北京大學新文科實驗室建設座談會在英杰交流中心召開。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出席會議并講話,社會科學部部長強世功主持會議。全校十幾家文科實驗室負責人、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學科建設辦公室、社會科學部等有關職能部門人員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王博表示,北大在文科實驗室建設上已經做出了很多成績,老師們與各院系做了很多探索。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建設開啟新篇章,文科實驗室成為一個顯著的增長點。未來學校將加大對文科實驗室建設的支持,完善體制機制,做好管理服務,與國家、社會對接,促進跨學科交流。北大應當做好“經典”與“經驗”的聯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新的價值。
幾位嘉賓圍繞實驗室建設經驗和北大新文科實驗室建設規劃進行了發言。語言學實驗室主任孔江平表示,語言學實驗室是中國最早的文理交叉學科實驗室,當前主要圍繞四大主題開展研究,已于近期入選首批教育部文科重點實驗室。行為科學實驗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學介紹了行為科學實驗室和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的基本情況,生動展示了文科實驗的研究過程,他表示新文科實驗室建設需要強調學科交叉、積極促進校內學者交流合作。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軍認為我們應面向未來的中國與世界,來考慮當下的規劃,北大文科實驗室應該是跨學科的交匯地、文化產業的孵化地、數字化與智能化人文成果展覽中心以及下一代人文學者的培養基地。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朱松純從分與合、“理”與“心”的角度,提出應該通過文科實驗室推動跨學科合作交流、引領學術發展前沿、推動學術范式轉型、打造新的學術生態??脊盼牟W院副院長張海介紹了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項目的情況與構想,推動打造文物標本庫和文物數據庫,實現文理交叉的“國家文明基因工程”、新時代的“信息化國家博物館”、研究中華文明的“國際科學前沿平臺”。
與會學者就各自實驗室和研究團隊的基本情況、目前研究項目方向進展、實驗室的建設管理、未來的合作方向、存在問題困難等內容進行了交流討論,對北大未來文科實驗室建設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強世功在總結中提出文科實驗室的三個鏈條——研究內容鏈、研究生態鏈和落地實現鏈,并匯總為三個關鍵詞:通、合、共。下一步,社科部將與其他部門和院系一起,推動文科實驗室建設規劃的設計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