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學牽頭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烴類化合物不對稱催化轉化”獲批立項,項目直接經費6000萬元,由四川大學馮小明院士牽頭,聯合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優勢團隊共同承擔。這是四川大學首個牽頭成立的國家基礎科學中心,也是西南地區獲批的第一個基礎科學中心,必將有力支撐四川大學化學學科高質量發展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烴類基本化工原料直接不對稱催化轉化為高附加值手性官能化分子是現代合成科學的前沿領域,同時也是極具挑戰性的基礎科學難題。“烴類化合物不對稱催化轉化”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旨在瞄準這一國際科學前沿和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原創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為特點,重點解決烷烴、烯烴、芳烴的高效催化活化和精準立體選擇性官能化,為高附加值手性醫藥、農藥、香料和材料等的合成提供變革性路線,以推動我國手性醫藥等產業的升級和革新。同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不對稱催化基礎科學研究隊伍,保持在不對稱催化領域的引領狀態,產生更多引領性的重大原創性成果。
據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自2016年開始實施,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迄今為止資助力度最大的項目。每年資助項目數不超過15項,項目執行期為五年(可滾動五年)。該類項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產出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搶占國際科學發展的制高點,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